家政服務部
0551-62608380 62606562
62609159 62608383 62608491
母嬰護理部
0551-62608135 62608385
育嬰部
0551-63468543
回訪部
0551-62608381 62608915
合肥育嬰師之寶寶的小動作如何理解和改正?
不知道各位媽媽在帶寶寶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這樣一個情況,那就是:在跟寶寶玩的時候,寶寶總抓你的頭發、還老動手動腳的?甚至有時還喜歡咬人、撕東西、拆玩具。 來自加州雷德伍德城的4個月大的寶寶阿什利·沃爾養成了一個小習慣:每當有人抱她時,她就會揪她媽媽的頭發,撓她的脖子和胸部。 阿什利的媽媽希瑟說,起初她還覺得寶寶這樣很可愛,可是寶寶會越拽越用力,就不再可愛了。“每次阿什利在我懷里,她都會去抓我的頭發,而且我的脖子和胸部都有她咬過的痕跡,很疼。”沃爾說。 那么對于寶寶的這種情況,到底是由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1、寶寶為什么喜歡撕紙、拆玩具、扔東西? 這是他們進入了手部動作敏感期。隨著寶寶四肢的發育,從一開始只能握住東西,到慢慢可以把東西拿起來、撕碎、再扔出去。 而1歲左右的寶寶,對所有事物都充滿了新奇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探索和發掘事物的秘密。譬如想把玩具拆開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然后再試圖自己拼裝起來。 這一行為,既鍛煉了寶寶手部的靈活性、協調性,又提升了寶寶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力,促進寶寶大腦功能快速發育。 寶寶喜歡扔東西,同樣也是因為他的好奇心。一開始他扔東西可能是無意識的,但是當他扔出去以后發現,原來東西扔出去還會發出聲音,有的還會在地上跳躍,好有意思。 而且每次把東西扔出去,爸爸媽媽會幫他撿回來,這是不是玩游戲的一種方法呀?所以他就會多次去嘗試把東西扔出去。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于手指頭上。” 寶寶的手部活動敏感期,對于寶寶探索世界具有創造性的意義,也是人類所特有的。手部的活動會刺激大腦的相關部分,促進寶寶智力的啟蒙和發育。 敏感期的訓練往往都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爸爸媽媽們千萬別錯過。 給孩子一些安慰物,讓孩子盡情地“舞動”雙手,體驗手的功能。 當孩子發現原來的形狀因為他的抓捏而變成另外一種形狀時,他就會特別興奮,小腦瓜里會想:哇,手真的好神奇啊! 專門給孩子開辟一個玩耍區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我們不妨專門給孩子辟出一塊空地,作為他的玩耍區。 為了孩子的安全,我們可以在玩耍區鋪上泡沫墊,拿走一切妨礙他玩耍的東西,然后把他想玩的玩具分類放在玩耍區內,讓他隨心所欲地玩耍。 讓寶寶撕紙 寶寶到了手的敏感期都喜歡撕紙,媽媽可以給寶寶不同材質的紙,讓他去撕著玩,寶寶在撕,拉,揉,捏,抓,扔,撒等動作中,鍛煉手指的靈活和協調能力。 隨著年齡增大,可以引導寶寶撕紙撕出不同的形狀,或者畫上圖形,按照圖形的邊緣撕等 多與孩子做親子游戲 盡可能地多抽出時間,與孩子做親子游戲,從而幫助他順利度過手的敏感期。可以把一些形狀、材質、顏色不同的玩具或物品放在孩子面前,讓他隨便用手去觸摸、抓、扔、捏。 這個過程,不僅可以滿足孩子喜歡用手抓、扔、捏東西的內心需求,還可以增進親子依戀關系。 這些方面爸爸媽媽也要注意: 1、對孩子的行為別太敏感 如果孩子的“打人”動作被父母發現,父母就嚴加管教的話,孩子就會非常聰明地意識到,無論父母在干什么,只要他打人,父母就會關注他。 2、別給孩子扣上“打人”的帽子 很多孩子打人,其實只是拍打,而不是真的打,這是他自我意識的一種反映。因為孩子的語言能力還不是很強,所以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很多時候,他會用打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 3、反省自己有沒有做壞榜樣 盡量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平時,言行舉止盡量寬容周到,親切溫和,細心周到有禮貌。千萬別忽視這些,也不要以為孩子小,不懂事,其實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孩子的眼中,是會被孩子模仿的。 4、讓孩子知道什么是正確的行為 對于小月齡的寶寶,他們做的一切純粹是好奇心和能力展示。面對寶寶拽頭發,你必須嚴肅的告訴他,媽媽會疼,會因此疼哭,而且頭發非常不衛生,不適合你用手玩。如此反復,不厭其煩地說,并配上嚴肅的表情和搖頭禁止的身體表述。 圖文均源于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