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務部
0551-62608380 62606562
62609159 62608383 62608491
母嬰護理部
0551-62608135 62608385
育嬰部
0551-63468543
回訪部
0551-62608381 62608915
寶寶不吃飯?快看看育嬰師怎么說
隨著寶寶月齡的不斷增長,有太多寶爸寶媽們在苦惱寶寶不愛吃飯的問題。每每到了吃飯就如同一條小泥鰍似的扭來扭去,一點也不安分。而且飯到嘴邊也是抿緊小嘴巴,讓人十分無奈。每吃一頓飯就如同行軍打仗,難道就沒有一個好的解決辦法嗎?當然是有的啦,下面合肥育嬰師將為合肥的寶爸寶媽們答疑支招。 家里娃兒不愛吃飯,寶爸寶媽們首先需要自查。寶寶平時吃飯好嗎?喝奶好嗎?是不是所有的食物都進食不積極?然后,還需要了解寶寶對于食物性狀以及味道的需求。 寶寶不愛吃飯可能是時機不對 進食可是人類以及其他動物的天性,一旦餓了就會想要吃飯或者覓食進食。如果你總是覺得自家娃兒不愛吃飯,但是平時小寶貝吃飯很香,或者抱著奶瓶噸噸噸就能來個200ml,那么首先就需要想想是不是TA并不餓。比如有的媽媽給寶寶的作息排得非常滿,進食頻率異常頻繁。如:7點起床喝奶,8點吃早餐,10點吃點心,12點吃輔食,13點喝奶睡覺……要是我是寶寶我也接受不了的哇。有時候孩子嚷嚷著喝奶,并不是一定是餓,也并不一定要滿足他們。讓孩子能明顯感受到饑飽,是一個很重要的體驗。 除了寶寶可能不餓,為寶寶營造一個良好的用餐氛圍也很重要哦~寶寶剛剛睡醒的時候,心理上還沒有準備好吃東西,這個時候就可能拒絕用餐、對輔食特別反感會發脾氣,也就是傳說中的下床氣。所以把寶寶從床上拉起來,就立馬放到餐椅上,那絕對是自討沒趣。同理當寶寶正玩得開心的時候讓TA吃飯也是一樣的道理。試想當你自己玩得正嗨的時候,是不是也想玩完之后再吃飯呢。所以當孩子玩得興致正高,肆意打斷ta只會遭到冷臉和拒絕,還可能影響孩子的專注力。給寶寶建立良好的用餐氛圍就顯得尤為重要啦,我們可以在開飯前10分鐘,提醒孩子“寶寶,我們馬上要吃飯咯!”大一點的孩子,媽媽可以與孩子一起做餐前準備。比如讓寶寶給大家安排座椅,分碗筷勺子等,讓他們有參與感有一種用餐的儀式感也能提前做好心理準備。還有一種絕不能漏的情況就是寶寶太困的時候,哪怕大人特想睡覺的時候讓他吃飯都會不想吃,就更不要說小小的寶寶了。 寶寶不愛吃飯可能是食物不對 第二點需要自查的就是寶寶是不是對所有食物都進食不積極呢?其實大多數的寶寶不愛吃飯都是因為食物的性狀不符合寶寶對于食物的需求。有的孩子到了一歲還只吃泥糊狀的東西,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咀嚼和吞咽發展,也會降低孩子對進食的興趣。而且糊狀食物能量密度相對也較低,長此以往,也會影響寶寶生長發育以及寶寶的說話情況。不同月齡的相應食物性狀圖 另外,雖然不少寶媽讓寶寶的輔食都可以餐餐有葷有素營養搭配,可是每餐都基本相同,大差不差,如果是你自己想必也沒有什么興趣再坐在餐椅上興奮的吃了。所以,我們要盡可能豐富孩子的食材庫。有時候孩子的進食量和對食物的興趣會有一定的差異,提供多樣化的食物,給他們更多的選擇,才能有更多的機會攝取足夠的營養。此外在觀察孩子的進食情況的時候是需要觀察1-2周的進食情況,而不是1-2天。除了食材種類太少,處理不恰當也會引起孩子對輔食興趣減弱。別看這些你以為都了解的小細節,都可能最終影響寶寶進食的興趣。 當然也不能寶寶喜歡吃什么就一直給TA某樣食物。有的時候孩子拒絕某種食材,并不代表他們不喜歡。研究發現,對一種新食材,孩子往往需要8~10次才能接受。所以如果只給你認為他們喜歡的食物,會大大減少寶寶們的食物菜單,限制他們的食物種類。而且過度遷就孩子的口味,會助長他們挑食偏食的習慣,不利于均衡飲食。 寶寶不愛吃飯可能是習慣不好 我們提倡讓孩子跟大人一起吃飯,感受家庭的進餐氛圍。經常讓孩子一個人單獨吃飯,會降低寶寶吃飯的意愿和興趣!而且也會減少家人之間的互動機會。另外,單獨給寶寶準備輔食的食材會比較單一,不利于孩子嘗試各種食材。添加輔食后,盡可能把輔食的時間放在大人正餐時間,讓孩子可以跟著大人一起吃。 邊吃邊玩容易讓孩子過渡依賴玩具,沒有玩具就不吃飯。而且也會減弱孩子對食物的關注度,食物只是通過嘴巴進入到體內,大腦并沒有感受到進食的樂趣,更多的是機械性的吞咽;也容易造成過量進食,減弱自主進食的意愿。吃飯的時候關掉電視、手機、平板等電子設備,放好玩具,讓孩子專心吃飯。 吃輔食的時候寶寶應該坐在固定和專屬的餐椅上,這也是是讓孩子養成良好吃飯習慣的前提條件。追著喂飯寶寶很難專心進食,也容易增加食物嗆咳的風險。吃輔食前就應該給寶寶選擇一個安全、舒適的餐椅,千萬不要抱著寶寶、坐在地上、甚至坐在推車里吃飯,更不能追著喂飯。所以當寶寶不愿吃的時候就讓TA走吧。 有的媽媽不愿意讓孩子自己吃,本質上是擔心最終洗衣服、拖地板、搞衛生的還是自己。但是其實吃飯這件事,應該是孩子自己的事兒。如果剝奪了「自己吃飯」這個最基本的權利,孩子就會缺乏參與感,對吃輔食沒興趣,容易感到分心,而且也不利于鍛煉和培養寶寶自行進食的技能。誰生下來就會用勺子吃飯呢?就算孩子還不能熟練使用餐具,作為家長也應該給孩子機會,讓他們嘗試自己吃,并逐漸掌握自己吃飯的技能。 經常有媽媽抱怨孩子總是把食物吐出來,準備的東西都不喜歡吃。其實寶寶對某些食物并不是立刻就接受的,有時候可能要嘗試8~10次才會接受。但是25%的家長在判斷孩子是不是不喜歡某種食物前,只嘗試了1~2次;50%的家長只嘗試了3~5次。所以下一次,如果孩子還是把食物吐出來,千萬別過早判斷,隔幾天再試試看吧! 合肥育嬰師總結:在這個階段,家長要做到:不追著喂飯,不強迫喂飯。大人以進食過程做表率。平淡對待食物,盡量以身作則用行為引導,少用語言刺激,往往效果更好。適當嘗試饑餓療法。愿每一位寶寶都可以愛上吃飯,讓吃飯不在成為寶爸寶媽們的苦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