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務部
0551-62608380 62606562
62609159 62608383 62608491
母嬰護理部
0551-62608135 62608385
育嬰部
0551-63468543
回訪部
0551-62608381 62608915
寶寶這些“壞習慣”居然要慣著?盲目糾錯就真的壞事了…
說寶寶吃飽就睡,哄哄就笑,美好得像天使,那一定是沒有養過孩子!因為寶寶的成長必定要有一段“磨人”的經歷,總會有些讓粑粑麻麻們頭疼的事情。那么,面對寶寶這些行為家長到底要如何去處理和解決呢?一起來看今天的內容吧! 1、亂吃東西 我家寶寶什么東西都要放嘴里吃,玩具、手機、遙控器都不放過,最近還發現他舔墻,把墻舔的濕漉漉的。出去也是看到地上有什么就撿起來往嘴里放。這種是不是身體里缺什么啊?要怎么辦啊? 月嫂支招 正處于口欲期的寶寶,會通過嘴巴去感知世界。家長應為寶寶感到高興,因為這說明寶寶的成長已經進行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所以當寶寶出現此類情況時,家長一定不要只知道制止或是嚴厲呵斥,而應該去配合支持。 比如說,當寶寶拿東西往嘴里放時,家長可以告訴寶寶這是什么,是干什么用的,并給寶寶換個干凈的物品供寶寶咬;當寶寶出現舔墻的行為時要告訴寶寶為什么不可以,引導寶寶學會分辨哪些是不能“品嘗”的!
2、扔東西 我家寶10個月,最近老是愛往地上扔東西,給他什么玩一會就開始往地上扔,扔完了他還要,你要是不給他撿起來,他還哭,你要是給他撿起來了,他還扔,扔完了自己還樂,不知道這是階段性的呢,還是讓我們給慣壞了呢? 月嫂支招 扔東西是寶寶對不同物品更為深層次的探索,最為直觀的是掉在地上的聲音和弧度反應。除了探索之外,在扔東西的過程中還可以鍛煉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所以不要擔心這是不是寶寶攻擊行為的開始,也不用著急阻止寶寶扔東西的行為,可以把這當做一個嬰兒游戲,強化寶寶對于事物和環境的認知,不僅鍛煉了寶寶的身體協調能力,還滿足了寶寶的情感需求,讓寶寶更有自信和滿足感。 但是家長一定要把家里易碎、貴重的東西放在寶寶不能摸到的地方,家具、電視、花瓶、養的植物都要固定好,以免傷到寶寶。其次,家長可以對寶寶做一些必要的認知教育,告訴寶寶什么東西可以扔,什么東西不可以扔,同時選擇耐摔的物品給寶寶玩。 3、撕紙 寶寶最近養成個壞習慣,喜歡撕紙,特別是面巾紙,撕的一綹一綹的,撕了還往嘴巴里塞,奶奶說這是壞習慣要改掉,姥姥說這可以練手部精細動作,不用糾正,我到底管不管呢? 月嫂支招 就如寶寶姥姥所講,撕紙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方式,因為寶寶撕紙這個動作是在不斷強化自己對手指的操控能力。一般來說,6個月以上的寶寶會有段時期非常喜歡撕紙,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會意識到通過自己的手能夠完全改變事物的形態,而這種成就感會讓寶寶樂此不疲。 不過,家長若真任由寶寶去撕個一段時間,慢慢地寶寶也就沒什么興趣了。但如果寶寶撕完紙還喜歡往嘴里放,建議家長給寶寶戴個小口罩或者讓寶寶含個奶嘴為好。尤其是印有油墨的紙張(如報紙),千萬不要讓寶寶往嘴里塞。
4、大聲尖叫 寶寶差不多一歲了,還不會說話,常常會大叫或者尖叫,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外面。她要某樣東西不能得到或者不能馬上得到的時候,就會瞪著眼睛對著我們大叫;發現什么有趣的東西,會指著那樣東西對著我們尖叫;表示不滿或者其他什么情緒也喜歡叫;甚至看書看到上面有動物,也要指著那個動物尖叫幾下,招呼我們過去看。在家里還好,可是在公眾場所就好像很沒有教養的樣子。想請教一下該怎么教育寶寶呢? 月嫂支招 寶寶尖叫是為了向周圍的人傳遞信息,表達自己的情感。這也是語言發展的階段,寶寶知道自己能用聲音表達自己的感情了,會感到好奇和驚喜,所以喜歡尖叫。同時這也是寶寶用來吸引大人注意的一種方式。 建議家長在寶寶尖叫時立刻制止,并告訴寶寶這是一種很不討喜的行為,引導寶寶用語言交流。
5、伸手就搶別人的東西 我家寶寶有點人來瘋,看到別的小朋友玩什么,他就要去玩;看到別人拿了什么玩具,他伸手就去搶;去別人家見到什么,走的時候就一定要拿走,我答應再給他買一個一樣的都不行,又哭又鬧還滿地打滾。怎么吵他,打他都不行。對于這種情況我該怎么辦啊? 月嫂支招 現在的家長對于寶寶往往非常溺愛,基本上要求的都會盡可能去滿足,導致孩子會有一種“想要就有”的意識。因此對于寶寶的需要,家長可以適當滿足,但是不能事事都滿足!從小家長就要樹立寶寶對于物品所有權的意識,比如寶寶和大人的東西區分開,寶寶想要什么需征求家長同意,家長的要求也可以征求寶寶意見。 當寶寶有“搶”別人的東西或者玩具的行為時,家長不要大聲呵斥,而應該溫柔的告訴寶寶:這不是你的東西。雖然寶寶可能不懂,但是這是建立寶寶歸屬感的一種方法。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縱容寶寶這種“搶”東西的行為,就會導致寶寶性格越來越霸道。 建議: 總而言之,教育孩子是一件需要花心思的事情,有些行為是可以“縱容”的,但有些不好的行為一定要及時制止!孩子如果做的不對,家長不要只會吵或打罵,因為你吵完打完,孩子依舊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 |